由诗带动知性 ——举南子诗歌为例

由诗带动知性
——举南子诗歌为例

128期
2017年第4期

南子写过一首诗赠马来西亚诗人白垚,题为《麻河不再静立》。附记曰:“1959年3月5日,他写下了马华文学的第一首现代诗《麻河静立》,年方25岁。” 第二节南子这样写:

林间,众鸟啁啾
唯独他的声音高亢
在蕉风与学生周报的乐土上
拔出平庸的杂草
让花季繁盛

对白垚的礼赞其实含有对新华诗坛的回顾与反思。南子亦比较早自觉地以现代诗之写作展示异军突起的胆识;初始虽步履蹎仆,却渐从容而自信。张松建在《暗夜中的燃灯人——南子诗歌论》中就指出这一点:“在五六十年代的新马文艺界,以抒情主义为旨归的写实主义独霸一时。南子逆流而上,提倡冷静克制和自我内省的现代主义,彰显了一种不折不扣的抗辩姿态。”

今天看,现代主义也好,写实主义也罢,仍条条道路通罗马。时过境迁,双方对现代主义以及抒情与写实的认知与表达应可以避免当年的偏颇与欠缺,无需严阵对峙了。文学自身自有勃发、调理的肌理,进而营造相互辉映的景观——源自于生活的催生与作家的领悟——而不待于“主义”的号召、“强人”的呼吁。然而,当初的对峙倒也激励了各自的意志,回头看应各有会心的理解吧。本文着重于单篇细读,“点”的深入,不着重“面”的探讨,对南子的创作风格与诗观不细加评析。

然而不妨从《跳高者》说起,这一首写于1963年,可看到南子早年不乏青春洋溢、刚劲明朗的风格。

不服膺於牛顿的发现
你是一枚永不堕地的苹果
生命的定义原是永恒的升华
你睁愤怒的瞳炯视命运的杆线
力的凝集,腿的骤发
你狂嘶雷哗如一奔马
骋到竿前轻盈的跃起
低掠过竿顶如一俯翔的鹰
於是乃有无数赞叹的掌声升起
如迟起风暴的喧嚣

其实,写于2016年的《长江图》,南子年已古稀,多半时候老禅在在,却仍读到他的脉搏有疾速跳动的时候,第一节以抒情之笔铺叙:

千山万树的泪滴
涓涓汇集
成为浩浩荡荡的
水流,从唐古拉山麓
一路奔驰,蜿蜒
如今,你所看到的
一望无际的流域
在东海出口
对岸呢?依靠摆渡人
像一支针和一缕线
密密缝上两岸的信息

可第二节就逆转,以他一贯的知性视角看人间的希望与失望:夜鸮彼此凝视、苦笑。第三节带入佛教哲学,彻底恢复南子的本色:千亿年后,此文明消灭,彼文明兴起,也无复重新谛视的可能。此诗以情入,写其所见之“热烈”;以理出,写其所知之“冷静”。诗题之浪漫想象与收尾是冷眼旁观恰恰形成一个对照。南子没有反对抒情而不抒情,大概对抒情也有了不同的看法。

南子其人内向、怯生。他在南大读的是化学系,平时爱阅读,青年气盛时思想上受存在主义的启发,写作上受现代主义的影响,很早就自己把性子里的那一点浪漫也给过滤掉了。那时候,视抒情为陈腐,大概是一种时尚的观点。他曾夫子自道,说:若纯以感情作为创作的“燃料”,容易使一名作者陷于狂热的气质。这和我们所要求的冷静和睿智,多少有相当的差距。

因为有这样的诗观,南子的诗歌以理趣取胜。张松建说“南子诗歌不以热情洋溢的感性抒情为主,而是有沉潜内敛、冷静克制的知性气质。”南子重理趣这样的倾向很早便出现,是自觉、有意识而为之的创作志向。笔者试举其佳作来谈。《新华文学》98期发表他的近作三首。这里谈二首。先读《鸽群》。

《鸽群》                 

鸽群在天空飞舞
排成任意的图形
乌黑叠积的云是它们的背景
突然,它们展翅降落
(一只鹰鹫在苍穹盘旋)
在树影斑驳的空旷地
低头点啄几颗草籽

走廊响起脚步声
鸽群惊惧
朴、朴、朴、朴
振翅飞起
形成天际一小点

一群鸽子降落又飞起,极平凡的画面,诗人却看见了什么并以之寄寓“卑微生命”的生存状态。以“任意”的图形飞舞,鸽子是快乐的、自由的;然而,“乌黑叠积的云”随时都会翻覆出“风雨”。当鹰鹫出现(注意:是以括号呈现),鸽子意识到周遭有危机潜伏吗?鸽子继续它们的快乐:啄食。“低头”写其“卑”,“几颗草籽”写索取之“微”。虽如此仍不得安心享受。鸽子听到脚步声,受到惊吓,又飞起。鸽子为了逃命而“振翅飞起”,紧接着的画面却是:“形成天际一小点”。读的时候心理落差很大,不禁释出怜悯之心。诗的内蕴是深刻的。

下面这一首诗题很长,感觉到下笔当下的心情是沉重的,而所用的语言几近于冷却。南子通常不在韵律节奏上下功夫,而只着力于选择“灵敏度最高的字”。

《黄色的月亮是一面敲不响的鼓》   

尽管我抡起鼓槌
使劲地擂敲
天空一轮黄月
闷声不响

月太遥远
我力有不逮
我一直在思念
它没有回应

读诗,从语言琢磨到诗人的心情,一种“冷却的”的感觉,就是收获了。把月亮视为一面鼓,擂击之,是要它“发声”。月悬挂在天上,而我竟鼓之就在眼前。“月”显然不是“物质性”的月,而是“象征性”的月。这个好懂,诗词里少不得要由月来演绎的角色,储存的记忆这时候可以拿出来理解月的象征意义。问:为什么冠之以黄色?是对月色的摹写?是因为黄色另有象征意涵?或者,是借以对自己的族裔身份的暗示?月+黄色+擂敲,这一动作有何隐喻?读者不妨让诗想飘逸以延拓其意义空间。再问:何以“闷声不响”?第二节检视自己的“擂敲”,发现“月”与“我”的距离太远。可是,第一节给予的印象明明月就在眼前。忽远忽近的“距离”,若即若离的“关系”,那是对“心理真实”的摹写,还是“客观现实”的写照?切勿忽略了最后一节:“我的思念”是热,“没有回应”是冷,加上“一直”,明明是,温热的情绪被置入冰凉的清水里被凝结了。诗里其实有一股“心力”暗暗涌动。

南子喜欢研读佛理,浸染受益,写诗也就喜欢带入佛理。成住坏空、因缘聚散、世道无常成了他观照人世,启迪智慧的门径。梁春芳说“南子的诗有浓厚的漂流意识,对生命迷思的探勘与存在主义有唱和之处”。就南子早年的诗集《夜的断面》而言,确乎如此。但是,越到后来,读南子诗歌若读到一种生命漂泊不定的叹惋与忧戚,恐怕更多的是来自于他的宗教信仰。请读这一首写地震。

《基督城 · 地震》                    

以神的名字命名
亦应受到神的恩宠,或垂注

当大地震动
似米筛来回晃动

人与建筑
皆成为晒选的对象

生存,或不生存
部分建筑
只剩下梁柱
或一面不到的墙

人与车辆照旧来往
浴火重生后照样面对生活

第一节转述大众之认知不是本诗的认知。其旨意,与其说是反讽,不如说是辨识。第二节便掀起浪头直接撞击脑门:天灾的猝不及防对“神的恩宠”之说给了摆事实说道理的答案。对赤裸的真实的辨识不亦“神”的意思?这样的“冲击”是无情的,唯其无情,所以认识了真理。另者,诗人把地震之祸与日常所见——似米筛来回晃动——并提而说,灾难中的侥幸与不幸,都不过是米筛中翻转的谷米而已。此比喻既生动又叫人不忍。第三节的画面加强了地震的悲惨。第四节又回复日常。在常与变之间基督城经历了一次劫数。南子藏哲理于叙事,几无痕迹。既然爱说佛理,少不得要说禅。也试举二例。

《考验》

你痴妄
予你更多
你虔诚
将你一切夺走

魔问你
几时退失菩提心

《禅的非逻辑性》

难题
以你的肚子思考吧
饮食
以你的脑袋进行

因痴妄而得,因虔诚而失,天理何在?闲下心来想,信仰无不靠“心”的坚持而得以圆满。所谓坚持正在于:能否把小我的得失、把眼前的是非置放到大我的世界去看——把它放大、放远来看,看到魔的身影、魔的意图——天理其实存在于魔的利爪下。因此,能否“闲”下心来想是《考验》一首对你的“菩提心”的考验。

《禅的非逻辑性》告诉你:所谓正、反皆是人的规定,难免陷入人为的、功利的式。跳出规定的范式,才能看到自己的视角,产生新的意思。此其一。用肚子思考、用脑子进食,恰恰是为了纠正常见的盲点——思维(难题)要以物质去稳住它,日常(饮食)要用精神去充实它。此其二。以此观之,禅的逻辑并不机械、不玄虚、不糊弄,禅的道理都存在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大地上、生活里。

说禅二首语多机锋,玲珑可爱。然而,南子说佛的诗作或难免流于说教,意象生硬。大体而言,南子不以“镜像”反射他对生活的观察,咏物以抒怀,说事以讽喻,富于知性是他的诗歌的特色。笔者读南子偶然遇到蛇(如下),不妨拿来作为本文的尾声。首段众口编撰的谎言是一件事,“我”躲到榴梿里去是另一件事,叙事聚焦在此还是在彼?“我”是蛇。“我”的观点隐喻哪一款人的观点?如此琢磨,倒也平添兴味。

《躲在榴梿里的蛇如是说》 

外面的社会
太多谣言与风雨
我已厌倦于
争论、辩白
千口喋喋
共同制造一篇
万口传诵的谎言

我钻进厚厚的壳里
有暖暖兼软软的香甜
供我果腹
何况,壳外的尖刺
将一张又一张
伪善的脸
戳破

《源》128期/2017年第4期

留下评论